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非常重要。它本质上是一种以区域网络为基础,为区域外经济发展创造价值的区域产业体系。一旦区域经济内部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业布局,外部经济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就会体现在企业和行业上,也会带动区域整体宏观经济层面的增量报酬。因此,提高区域经济产业布局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该地区经济和产业布局最适合制造业,因为制造业产业链较长,相关配套设施较多,且生产环节和生产流程相对复杂。最初的区域经济产业布局是由制造业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种新的产业布局极大地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1。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的意义
1。区域经济的含义
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用来阐明一国经济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的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都是国民经济。换句话说,国民经济是指现代国家内部的社会生产。由部门、流通部门和其他经济部门组成的相互关联的整体。近代以后,货物、资本、劳动力和信息跨国界的国际流动现象显着扩大。这种现象从一个国家内部改变了国民经济结构。空间拓展到更广阔的外部空间(世界)的同时,也赋予国民经济超越国界的新的经济内容。即国民经济与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将国民经济与国际资本的流动结合起来。经济被视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以国民经济不同经济活动领域为对象,厘清现代经济结构及其活动规律,很难把握现代经济发展的动态。因此,很难把握现代经济发展的动态。因此,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从国民经济的视野转向区域经济,可以认为是现代经济学最重要的进步。
2。产业布局的意义
产业布局,也常称为产业集群,是指一定区域内一定数量的企事业单位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原则形成的产业空间聚集现象。产业布局本质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一般来说,产业布局常分为两种:一是横向产业布局,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企业以及与其高度相关的其他产业内的企业的空间分布。二是垂直产业布局,是指不同产业布局之间相互独立。它不是很多企业的简单积累。企业之间的有机联系是产业布局产生和发展的关键。
2。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的协调关系
综合决定论 现代区位理论特别强调以人的行为因素为主要依据,综合分析成本市场因素,从而形成综合的整体区位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艾萨克·阿萨德是现代区位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在埃萨德看来,利润最大化固然是产业配置的基本原则,但这一原则与自然环境、成本、工资水平等因素极其密切相关。因此,合理的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势必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产业发展的综合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埃萨德对区位理论的贡献不可低估。随着社会的发展,二战后,他的研究重点从部门转向区位理论转向区域综合研究,同时将单一制造商区位的研究转变为综合区域研究,包括生产部门、商务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环保部门等部门,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趋同,不利于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趋同容易导致宏观资源配置效率和微观运行效率降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常常陷入死循环。即盲目发展加工业,自然资源不足会导致严重后果。其次,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趋同,抑制和延缓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进步。
3。区域经济发展合理产业布局实证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
1。苏北地区经济发展
苏北地区主要指苏北地区,是全国沿海经济发展的重点,主要包括徐州、宿迁、盐城、淮安、连云港等地区。苏北主要由平原组成,靠近大海源头,交通便利。江苏省一直是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 1978年至2010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从249.24亿元增长到4142548万元,年均增长12.85%。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快速进步。五年来,江苏GDP连续跨越3万亿元大关,2012年达到5.4万亿元;五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6%和13.2%,2012年达到2.96%。 10000元和12200元。
2。苏北地区产业升级战略
苏北土地面积广阔,农业人口众多。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升级农业产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着力打造生态有机农业,扩大市场份额。
(1)徐州
徐州是中国著名的交通枢纽。京沪高铁、徐兰高铁、京沪铁路等便捷的交通,对徐州经济的发展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徐州连接着中国的东、中、西地区。地处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板块的交汇处,重要的十字路口地位奠定了徐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基础。徐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先天的区位优势,特别有利于物流业的发展。此外,徐州的人才储备资源丰富,这为徐州信息产业、电子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优势。近年来,徐州按照“点线推进、大项目推进、城市间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思路,重点开发项目,发展机械、化工、食品、煤炭、电子信息等产业。等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极大地提升了徐州市的产业结构,形成了独特的产业新格局。
(2)连云港
作为我国沿海重要的枢纽港,连云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港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连云港还可以利用徐州铁路枢纽优势,交通便利,便利港口物资进出。此外,连云港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花果山、海滨浴场等,这些都为连云港特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还可以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副业,如餐饮业、娱乐业等
(3)盐城
盐城自然资源丰富。狭长的海岸线为盐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近海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近海经济。此外,盐城当地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和专项资金。重点发展风电建设和电力资源建设,有利于盐城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使盐城成为新能源产业基地。另外,盐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盐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引进汽车组装生产项目等
(4)宿迁
宿迁四季分明,土地资源丰富,其中农业资源较为丰富。加之受暖温带季风影响,宿迁四季分明,雨热并存,日照充足,降水充沛,粮食产量十分丰富。著名的粮食基地有“名酒之乡”、“水产之乡”等许多美称。随着改革开放,宿迁发展进一步推进,南北合作不断深化,工业园区建设全面推进。
(5)淮安
江苏省淮安市拟通过政府财政等方式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基金。专项资金用于工业园区建设。它将改变以牺牲环境和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开始转向资源节约。新型、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促进淮安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为淮安市未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
[1]张浩,张坤。浅析城市新区规划引入城市总体设计的目的和意义[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9).
[2]田玉玲,孙莉,李斌,罗艳云。成都市防灾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6).
...